焦华喆,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后),博导,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理工大学军民融合研究院工程防护与灾害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基于固废利用的塌陷区治理与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型科研团队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地下工程支护与信息化研究所所长。先后获评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主要从事地下矿山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软岩大变形地下工程支护新材料、浆体浓密输送与流变学、岩土与隧道工程和固废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3项;主持中国五矿集团、中铁隧道局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企业委托重点研发课题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4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二区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中国卓越期刊论文14篇。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中国科学院二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SCI期刊、卓越期刊)、《工程科学学报》(EI)等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工作经验:
2020.10-至今: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9.2-至今: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导师:张铁岗院士)
2015.9-至今,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教育经历:
2009.9-2014.6:北京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 博士(导师:吴爱祥)
2011.11-2012.5:University of Kentucky 矿业工程 访问学者
2007.9-2009.8:北京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 硕士(导师:吴爱祥)
2003.9-2007.7:华北科技学院 采矿工程 学士
主要教学信息:
本科课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隧道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外语
研究生课程: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
[1]尾矿充填体强度-重金属固化临界条件与胶材重塑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50万,2024.01-2027.12
[2]高硅铝尾矿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主持,100万,2024.01-2026.12
[3]超细尾砂浓密过程均质絮团生长运移规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高应力下金属矿规模化低放热高强充填体的成型技术与装备),主持,20万,2023.11-2026.10
[4]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地下工程支护材料,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主持,50万,2023.01-2025.12
[5]全粒级尾砂浆的结构-流变-渗流特性及深度脱水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25万,2018.01-2021.03
[6]金属矿全尾砂膏体绿色处置流变特性及固结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45万,2019.01-2023.12
[7]低耗水泥充填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浸出机理及其力学行为调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主持,27万,2019.01-2023.12
[8]金属矿全尾砂膏体绿色处置流变特性及固结行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12万, 2020.07-2022.07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
[9]新源煤矿胶带暗斜井锚网索喷注耦合支护技术服务,山西沁新煤业有限公司,主持,397万,2023.04-2024.04
[10]张吉怀铁路4标线下沉降观测技术服务,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101.5万元,2021.04-2022.06
论文:
[1]Jiao Huazhe,Yang wenbo,Ruan zhuen, et al. Microscale mechanism of tailing thickening in metal min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3, 30(8): 1538-1547.(中国科学院二区,高被引)
[2]Jiao Huazhe, Zhang Wenxiang, Yang Yixuan, et al. Stati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so-damag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backfil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clined interfac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366.(中国科学院一区)
[3]Jiao Huazhe, Chen Weilin, Wu Aixiang, et al. Flocculated unclassified tailings settl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y particle collision optimization in the feedwel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2, 29(12): 2126-2135.(中国科学院二区,高被引)
[4]Jiao Huazhe, Wu Yachuang, Wang Hui, et al. Micro-scale mechanism of sealed water seepage and thickening from tailings bed in rake shearing thickener[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21. (中国科学院二区)
[5]Chen Fengbin, Xu Bin, Jiao Huazhe*, et al. Triax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visualization of BFRC[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 278(4), 122275. (中国科学院二区)
[6]Jiao, Huazhe, Wang Shufei, Yang Yixuan, et al. Water Recovery Improvement by Shearing of Gravity-Thickened Tailings for Cemented Paste Backfil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45:1-8. (中国科学院一区,高被引)
[7]Chen, Feng-bin, Li, M. Y., Wang, C. L., Jiao, H. Z., et al. "Solid waste-based super-retarded damp-shotcrete for 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448 (2024): 141588. 中国科学院一区
[8]Jiang Lichun, Yang Chao, Jiao Huazhe*. Ultimately Exposed Roof Area Prediction of Bauxite Deposit Goaf Based on Macro Joint Dam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30(05):699-704.中国科学院一区
[9]焦华喆,吴亚闯,陈峰宾,等.基于可视化分析的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20,53(S1):371-377.DOI:10.15951/j.tmgcxb.2020.s1.059. (EI)
[10]焦华喆,刘晨生,吴爱祥, 等.初始湍流强度与耙架剪切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0,52(02):54-61.(EI)
[11]焦华喆,韩振宇,陈新明, 等. 基于NMR技术的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韧性演化规律[J]. 煤炭学报,2019,44(10):2990-2998.(EI,卓越期刊)
[12]焦华喆,王树飞,吴爱祥,等.剪切浓密床层孔隙网络模型与导水通道演化[J].工程科学学报,2019,41(08):987-996.DOI:10.13374/j.issn2095-9389.2019.08.004. (EI)
[13]焦华喆,王树飞,吴爱祥,等.膏体浓密床层孔隙结构剪切演化与连通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05):1173-1180. (EI)
[14]焦华喆,孙冠东,陈新明,等.深厚冲积层多圈孔冻结壁温度场发展研究[J].煤炭学报,2018,43(S2):443-449.DOI:10.13225/j.cnki.jccs.2018.0778. (EI)
[15]焦华喆,韩振宇,陈新明, 等.玄武岩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J].复合材料学报,2019,36(08):1926-1934.(EI)
专利:
著作:《全尾砂深锥浓密絮团行为与脱水机理研究》焦华喆,杨亦轩,张影,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社)2021
[1]2018-06,一种深井管道输送卸压充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第一
[2]2018-06,一种稀土尾矿有效组分的分离方法,第一
[3]2019.04,一种锚杆注浆剂及其使用方法,第一
[4]2020.12,一种掺合锗废渣的井下充填材料的生产线和生产方法,第一
[5]2021.01,一种用于连续监测隧道收敛的测量系统及方法,第一
[6]2022.02,一种上向浆柱法注浆接顶充填方法,第一
[7]2023-03,一种可自动冲洗深井管道输送卸压箱系统,第一
[8]2023-08,一种多维度复合式承拉型抗震缝装置,第一
[9]2025-01,一种120h超缓凝固废基喷射混凝土及制备工艺,第一
个人荣誉:
[1]软碎腐蚀环境下巷道快封闭双锚注层次支护材料研发及应用,202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超细尾矿数智化膏体充填关键技术及应用,2025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3]腐蚀环境下软碎巷道封-撑联动梯级支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24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高品质机制骨料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成套制备技术及应用,2021中国建材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教师
[6]2020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
[1]2020.12-至今:中国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编委(中国科学院二区)
[2]2024.01-2024.12 中国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青年编委
[3]2020.11-至今:中国SCI期刊、卓越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英文版)中青年编委
[4]2024-2026:《Green and Smart Mining Engineering》期刊编委(2024杰出贡献奖)
[5]2025-2026:《Deep Resources Engineering》期刊青年编委
[6]2025-2026:《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7]2022-2027:《矿业安全与环保》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
[8]2023-至今:中国EI期刊《工程科学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委员(2024年度“优秀青年编委”)
[9]2023-至今:《金属矿山》第二届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
[10]2021-至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青年审稿人
[11]2020.09-至今: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12]2021-至今: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
[13]2023-至今:河北省砂石协会技术委员会特聘专家
学生培养:
目前,已指导研究生13名。其中,毕业9名,在读4名。所指导的研究生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河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人次;继续深造2人次。
联系方式:
E-mail:jiaohuazh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