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Quick Navigation

土木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土木工程 >> 正文

范利丹

作者: 时间:2019-05-01 【打印此页】关闭】

范利丹,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新型材料、地下工程支护和灾害防控材料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担任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等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同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11项,获省部级等科研奖励5项,以第1作者/通讯作者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著作人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授权专利14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煤炭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优秀学位论文3篇、优秀专业实践成果4项。

邮箱:lidanfan@hpu.edu.cn

一、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高地温隧道的聚合物喷射混凝土增韧隔热机制及其热-力耦合特性(522082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第1

2. 高地温隧道新型FRG喷射混凝土材料特性及支护性能研究(22210232003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第1

3. 基于温度调控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制及注浆模型试验(21210231097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第1

4. 高地温隧道HFRG喷射混凝土性能调控及承载特性(AQ20240730),河南省“双一流”面上项目培育,第1

5. 高地温环境下地下工程注浆材料研究(2014KF-02),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第1

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技术研究(H22-105),郑州地铁公司,第1

7. 适用于高地温地下支护的玄武岩纤维-轻骨料喷射混凝土试验研究(Q2017-5),河南理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第1

二、第1作者撰写的主要论文

[1] Lidan Fan, Feng Xu, Shuren Wang, et al. Role of halloysite nanotubes in modulating the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polymer concrete under thermal curing.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5, 472, 140897.(中国科学院SCI一区, TOP期刊)

[2] Lidan Fan, Zijian Zhang, Yongqiang Yu, et al. Effect of elevated curing temperature on ceramsite concrete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3, 423-429.(中国科学院SCI一区,TOP期刊)

[3] Lidan Fan, Duoshen Wu, Yongqiang Yu,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alloysites-based and Halloysites-modiffed slag fly ash-based geopolymer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4, 98, 111427.(中国科学院SCI二区,TOP期刊)

[4] Lidan Fan, Feng Xu, Shuren Wang, et al. A review on 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polymer on cement-based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3, 26, 5816-5837.(中国科学院SCI二区,TOP期刊)

[5] Fan Lidan, Yu, Liwei, Xu Feng, et al. Preparation of PVA-based composite alkalin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La2O3 nanoparticle filler.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21, 23(10), 235.(中国科学院SCI三区)

[6] Lidan Fan, Guangzhi Ren,Yongqiang Yu, et al. Durability of a metakaolin incorporated cement-based grouting material in high geothermal tunnels. ACS Omega 2024, 9, 44251−44261. (中国科学院SCI三区)

[7] Three neural networks for prestressed fiber-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s sheet-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3, 2, 613-633.(中国科学院SCI四区)

[8] Lidan Fan, Mengyue Wang,Zhen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VA alkalin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addition of bamboo charcoal. Materials. 2018, 11, 679-692.(中国科学院SCI四区)

[9] 范利丹,孙亮,余永强,张纪云,郭佳奇. 偏高岭土提高水泥基注浆材料在高地温隧道工程中的适应性. 材料导报,2022, 36(06), 105-112.(EI期刊)

[10] 范利丹, 张冰冰, 贺超峰, 等. 埃洛石的结构特性、表面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6, 30(3), 96-100.(EI期刊)

三、 出版专著

1. 范利丹.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材领域的应用(ISBN: 9787564626969).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3;

2. 范利丹.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反应新型催化剂(ISBN: 9787564626969).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

四、主要科研获奖

1. 郑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及安全风险管控关键技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3年5月;

2. 深部土体-井壁相互作用来与井壁受力机理及破裂防治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2021年。

3. 不同材质缓冲垫层对高耸建(构)筑物爆破拆除触地振动的影响,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三等奖,2016年10月;

4. 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成果一等奖,2015年5月;

5. 富水特殊地层条件下地铁施工及运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河南省教育厅成果二等奖,2023年5月;

6. 不同埋深及赋存条件下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锚固加强主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河南省煤炭学会一等奖,2023年9月;

7. 河南省建材工业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河南省社科联一等奖,2018年5月;

五、指导研究生获奖

1. 高黎贡山高地温隧道新型喷射混凝土技术研究,苏洲虎,2024年6月获优秀实践成果;

2. 岩巷综合机械化快速掘进装备配套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徐峰,2022年6月获优秀实践成果;

3. 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注浆材料试验研究,孙亮,2021年6月获优秀学位论文

4. 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张文龙,2020年6月获优秀学位论文;

5. 北京地铁暗挖车站及区间安全风险管控,张文龙,2020年6月获优秀实践成果;

6. 养护温度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李培涛,2018年6月获优秀学位论文;

7. 高地温环境下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张子建,2018年1月获优秀实践成果。

六、主要教育教学成果奖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4,第2;

2. “3协同+3设计+跟踪评价”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煤炭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第2;

3. 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第4。






上一条:李培涛 下一条:陈新明

版权所有©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路2001号  邮编:454003
院办电话:0391-3987631
       邮箱:tumu@hpu.edu.cn

We are 土木,We are family!
 欢迎关注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gh_b608bfbf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