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邀请,2025年8月2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柯世堂教授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多源数据-物理驱动台风多尺度降阶模拟与海上风力机抗台风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钱辉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会。
柯世堂教授首先聚焦风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针对风力机在强台风环境下的抗风设计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从风环境建模、风荷载计算、风致响应模拟到控制策略优化四个核心层面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阐述。随后,柯教授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多源数据融合建模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着重强调了整合遥感数据、实测风场数据与台风路径历史数据等多元信息,构建精细化风环境场对于提升研究精度的关键意义。他指出,在风力机抗台风设计实践中,单纯依赖单一物理模型或孤立实测数据往往难以全面覆盖各类极端工况,为此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数据-物理”双驱动的多尺度降阶模拟策略,该策略能够在确保物理机理合理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模拟计算效率。柯世堂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具有极强的前沿性和学术价值,与会师生均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思路视野,更有效激发了科研探索的热情与动力。
柯世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江苏省土木工程动力多灾害防护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校智能建造专业负责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校长空学者第一层次“长空英才”等人才计划。主要从事风工程与结构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973计划子课题2项、海军装备预研项目1项、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承担重大工程抗风咨询课题30余项。主持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主持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共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土木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10余篇,其中SCI收录85篇,EI收录180篇,论文总引用18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国际PCT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3项,主编出版论著共4部,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6部。